做领导,坐稳位子靠的是什么?
不是你有什么背景,也不是有你什么硬关系。那到底倚仗什么呢?
《资治通鉴》中的三段故事,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第一个故事。
商鞅主持秦国变法,变法成功后,商鞅又率领秦军设计俘虏公子卬,帮助秦国夺回了河西之地。
秦孝公因此封商鞅为商君,赐予他商於之地十五邑。
这个时候的商鞅功成名就,堪称秦国的大功臣,也完成了人生的阶层跃迁。
一天,赵良来见商鞅。
商鞅问他:"你觉得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百里奚)相比,谁更厉害?"
赵良回答:"您不如五羖大夫。因为您在秦国变法时,法令严酷,经常在渭水边行刑,导致渭水都变了颜色。您为相十年,得罪的人不计其数,四处树敌。可以说,您只有敌人,没有朋友。"
赵良还建议商鞅:"不要贪恋富贵,积蓄怨气,否则大难将至。"
然而,商鞅并未听从赵良的建议,依然我行我素。
结果,秦孝公死后五个月,商鞅的大难果然来临。
第二个故事。
公元前 321 年,齐王将田婴封在薛地,号称靖郭君。
这个时候的齐王早就厌倦处理政务,便将政务全权托付给靖郭君,而田婴可以说也掌控了齐国的朝堂大权。
田婴计划把自己的封地薛地建造一座高城,使其易守难攻。
有人向他进言道:"您可曾见过海里的大鱼?渔网无法捕捉它,鱼钩也无法勾住它。然而一旦它失去水,连蝼蚁都能将其制服。如今,齐国就是您的水。如果您长时间掌控齐国,在薛地筑城又有什么用呢?倘若失去齐国这片大海,即便您将薛地的城墙修到天那么高,一样无法守住它。"
田婴听后,果断停止了筑城计划。
第三个故事。
田婴死后,田文接替了他的位子,这就是孟尝君。
孟尝君出使楚国时,楚王初次见面便慷慨赠送一张象牙床,并且安排将领登徒直负责送货上门。
然而,登徒直不愿接这差事,对孟尝君的门客公孙戌说:"象牙床太过珍贵,稍有损坏,我即便卖了老婆孩子也赔不起。我有一把祖传宝剑,如果你能阻止孟尝君接受这象牙床,我便将宝剑赠予你。"
公孙戌听后,欣然应允。
公孙戌虽然说服了孟尝君,但是,孟尝君也看出了公孙戌的不对劲。
孟尝君得知公孙戌有自己的小算盘后,并没有发火,也没有责备他处罚他,而是张贴告示告诉门客们:"如果你能够帮助我扬名,帮助我改正错误,哪怕你有自己的私利在里边,我也愿意接受。"
为什么讲这三个故事呢?
孟尝君有食客 3000 人团结在他周围,跟他父亲一样,把控了齐国的朝堂很多年。
这三段故事,有商鞅流血的历史教训,有靖郭君成功的人生经验,也有孟尝君成势的成功智慧。
他们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一个人要坐稳自己的位子,靠的不是你的权位,靠的不是你的财富,靠的不是你的武力,更不是什么强大的背景,强硬的关系,而是靠你的德行,靠你正向的影响力。
如果你德行很差,不懂得团结他人,把钱财都往自己家里搂,都装进自己的钱包,那么你就是大家的敌人。
你为人苛刻、自私自利,周围的人只会是你的敌人。
但是,如果你能够跟他人分享利益,能够团结他人,能够以德行来影响他人,那么周围的人都是你的助力。
所以说,做领导,要想坐稳你的位子,靠的不是你背后的关系,靠的不是你能够结交权贵,靠的不是你能够拉帮结派,而是你有德行,你能够赢得人心,能够团结他人。
这才是领导坐稳位子的根本逻辑。
高位不是堡垒,人心才是城墙;领导力的终点不是控制,而是获得甘愿的追随。
你觉得是这样吗?
观看更多《资治通鉴》的解读内容,欢迎订阅我的系列解读文章,更有深度更多干货,让你领悟领导智慧,掌握成事之道。
读史学谋略,有位又有为。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谋略智慧。
作者:李子霄 《资治通鉴》实践导师,畅销书作者,自媒体专栏作家。长期解读《资治通鉴》,深耕职场管理领域多年。
著有图书《门道: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
线上专栏《资治通鉴:领导智慧与成事之道》《制胜谋略:资治通鉴中的成事智慧》《刘邦的启示》等。
天载配资-中国股票配资网在线配资平台-如何杠杆炒股-股市配资合法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