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小琦在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北大街与北七马路交汇的路口附近散步时,被路边一座神秘而引人注目的大院吸引了视线。那座院落被七八层高的办公楼环绕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气势宏伟。正门正中央竖立着一座巍峨的门楼,门楼下设有三道券拱形的门洞,门外两侧对称摆放着两只威严的石狮子,似乎在守护着这个秘密之地。由于此院不对外开放,且没有任何显眼的牌匾,给人一种隐秘而神秘的感觉。出于浓厚的好奇心,我驻足于门楼外,试图探望院内的情况,随即注意到正对门楼的主楼上镶嵌着“1908”这四个醒目的数字,显然这里必有不凡的故事,于是我决定深入了解一番。
这栋建筑物外观极具古典美感,带有西式老建筑的典雅风格,然而整体看上去却异常崭新,远非一个百年历史的建筑该有的斑驳感。这样看来,这座建筑与1908年所标示的年份必定有某种特殊联系。那么,这栋楼与“1908”究竟代表着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呢?我通过院子的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北大街26号,找到了一条线索:这里正是抗战期间日本侵华时期著名的大安烟草公司的旧址,如今则为红塔集团辽宁烟草有限公司的办公场所。
展开剩余79%谈到大安烟草公司的历史,它可以追溯到1919年。当时,日本人在建立了亚细亚烟草株式会社后,开始筹划在奉天(即现今沈阳)设立大安烟草公司,专门负责烟草的生产与销售。那个时期,奉天城内规模较大的烟草公司只有一个,即成立于1908年的英美烟草公司旗下的大英烟草公司。最初,大安烟草公司在奉天并无自己的工厂,早期仅从事烟草的销售业务,但到了1920年,他们便在如今这个大院的地址——和平区和平北大街26号(当时被称作十间房第四区)建成了大安烟厂。之后,日本东亚烟草株式会社兼并了亚细亚烟草株式会社,大安烟厂更名为东亚烟草株式会社大安制造所。可以说,大安烟厂与大英烟草公司之间曾经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关于这两家公司更为详尽的历史,本文不再赘述。总之,在沈阳解放前夕,两家公司均已停产,沈阳解放后,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企业管理局接管了相关企业。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数次改造与重组,这里逐渐发展成为沈阳卷烟厂。进入本世纪初,沈阳卷烟厂与营口卷烟厂与红塔集团进行股份制重组,最终组成了如今的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卷烟厂。(以上为简要历史脉络,非重点内容,若有疏漏之处,敬请谅解。)
我猜测,院内大楼上“1908”这几个数字,极有可能象征着卷烟厂的起源年份,即以当年大英烟草公司的成立时间为纪念基准。
话题回到这座院落,这里也是著名抗日英雄赵一曼曾在沈阳宣传抗日救亡思想、组织抗日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诞生于四川宜宾县白花镇(现属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她1926年加入共产党,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抗日民族英雄。1935年,她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同日寇激烈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入狱,期间遭受惨无人道的酷刑折磨,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终于1936年8月英勇牺牲。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派遣赵一曼从上海远赴东北,领导抗日斗争。1932年2月的一天,这位留着短发,带着浓重四川口音、年约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来到沈阳。抵达后,她被安排担任妇女委员,肩负妇女工作的重任。她深入北市场红梅町工人棚户区,广泛宣传抗日救国思想,领导工人运动。她以江海燕的化名进入英商启东烟草公司(即大英烟草公司前身)从事糊烟盒工作,借此掩护秘密向工人们传播抗日理念。
随后,赵一曼又转入大安烟厂开展地下工作,积极渗透革命思想,号召工人罢工反抗。当时日本关东军为庆祝对东北的占领,下令大安烟厂生产一款名为“樱花牌”的香烟。赵一曼得知消息后,带领抗日工人悄悄向香烟上洒水,使得这批香烟运往日本时发霉变质,彻底破坏了日本关东军的庆祝计划。这一行动引起了日本特务的警觉,出于安全考虑,赵一曼于同年4月被组织调离烟厂。
此后,她又进入当时的沈阳纺纱厂(原奉天纺纱厂,现址和平区抚顺路60号,笔者曾有文章详细介绍过),以搬运工身份开展秘密工作,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和资本家对中国工人的压迫,激发厂内工人的反日情绪,掀起新一轮抗日高潮。
这便是民族抗日英雄赵一曼在沈阳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传奇经历。英雄虽已远去,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不仅应铭记这段历史,更要传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坚定的意志与崇高品格,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奋勇前行!
发布于:天津市天载配资-中国股票配资网在线配资平台-如何杠杆炒股-股市配资合法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